堅定文化自信,弘揚新時代鶴崗精神。
作者:滄桑
《布谷聲聲,采薇之戀---序阿薇詩選集〈感動春天〉》(二)
詩人阿薇在現代詩歌創作上,屬于大器晚成。這種晚成因于阿薇早年多醉心于美文寫作,忽略了自身詩歌創作的表現才華。還可以說,阿薇無論詩寫的多么出色,在當代詩壇流派紛呈中,并非專屬任何流派,他是在借鑒綜合中創新,在熟讀各家中博取眾長。而且稍一傾心,便如一顆冉冉新星,在當今中國詩壇上照亮了屬于自己的一角天空,照亮了少小離家老大歸的夢里水鄉,照亮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遼闊草原,照亮了雪域高原雄鷹展翅的藍色天空,照亮了塞外春草萌綠的百里礦山,照亮了漫漫人生上下求索的堅定歷程。這種照亮帶著一種溫暖,從詩人的血脈中流出,從詩人的魂魄中流出,溫暖成《感動春天》這部撩人心弦的詩選集。
阿薇大半生在北方煤礦度過,與南方水鄉祖根不同的是,這里既有詩人的最愛,也有詩人的最痛。詩人從煤礦的最底層,一步步走向領導崗位,盡管后來遠離了煤炭工業的前沿,但煤的色彩已成了他詩文傾訴描寫的主色調,從某種程度上講,阿薇已把寫作靈魂固化到煤礦地心的煤層之中。
地下那片被采空了的煤田/仍然沒有燃盡我的思念/小伙子蹦蹦噠噠地走進礦井/出來時/已經換成了/被歲月鍍過的金秋容顏 ——《那張憨笑的臉》離開煤礦前沿,阿薇依舊牽掛著那一個個“被歲月鍍過的金秋容顏”。這種牽掛既是一種由衷的思戀,又是一種只有煤礦人才能感受到的特殊親情。
去一次礦山畢竟有些遙遠/催著礦工兄弟寄給我一張相片/沒想到照片上的他/竟沒顧得洗一把臉/這樣也好/讓我聯想到/礦井下那依舊艱苦的鏖戰場面——《那張憨笑的臉》
煤礦用艱苦為祖國奉獻著光明與溫暖,但其艱苦唯有煤礦人自身感同身受,阿薇是煤礦養育出的作家、詩人,他的詩文浸透著對礦工深沉的愛戀。
好端端的一個礦井/就這樣隨著一聲巨響塌落了/活生生的一群漢子/就這樣在一個瞬間離開了
——《記住礦難》
中國作為煤炭能源消耗大國,礦難時有發生,新聞媒體追究的是責任,而詩人關注的是與之有著血肉情感的礦工生命。
面對著死亡和災難/我們的眼淚被痛苦抽得干枯了……也許過一段時間/人們就會淡忘了/但我會記得/礦山人會記得/我們節日的鞭炮聲中/有遇難者親人的淚水/潮濕著
——《記住礦難》
沒有煤礦經歷的人不會寫出如此傷痛的詩,唯有與煤礦有著血脈親情的人才會有這種切膚之痛,才會在節日的鞭炮聲中,感受到遇難者親人淚水的潮濕。
他們走了/腳步那么匆忙/那從井口門冒出的煙霧/已不再是瓦斯的毒氣/而是漢子們升騰的軀體
——《他們走了》
這是又一首礦難詩,因礦難而離去的礦工,使詩人看到了“爐膛烈焰中,充滿了猩紅的血色”。詩人只能用悲痛的心和顫抖的筆,記下這段最沉痛的哀思。
他們走了/還沒等到新年鐘聲敲響/就去了遙遠的天堂
——《他們走了》
阿薇寫詩是用心研磨,以魂做筆,不在乎詩的表面形式,在乎的是詩的內涵。阿薇寫新詩追求語言的至美,追求詩意境的深邃,追求詩內核微小的閃光,追求詩于人內心愛的感動。阿薇的愛寫的執著、寧靜、深沉,甚至有一些殘酷,有一點妖冶。阿薇的痛是把心放在爐火中燒紅,放在鋼錘上鍛軋,給人以愉悅、震撼、拓展和沉思。
滄桑(??〗埽?/span>
鶴崗市作家協會主席,詩人、作家、電視劇編劇、電視劇總制片人。另有多篇文學評論、報告文學、電影劇本、中篇小說在國家期刊發表。
阿薇,真實姓名陳大威,另有筆名采薇人。當代作家、詩人。祖籍江南古鎮吳江盛澤,1946年歲末生于青島,現居長春。中國散文家協會理事,第二屆中國煤礦文學研究會副主席,中國煤礦文聯和作家協會理事,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,環球出版社編審。1970年起發表作品千余篇,曾榮獲首屆全國煤礦優秀文學作品一等獎和中國散文華表獎、中國散文華表獎最佳作品獎、國際散文詩大賽獎,中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大賽一等獎,全國首屆大眾散文獎一等獎、全國首屆散文世界杯優秀獎、中華詩詞傳媒大獎金爵獎、中華詩詞杰出人物暨中國當代60位杰出詩人獎、中華詩詞一級著作家、2012年度網絡時代十大知名詩人等。其以采薇人之稱建立的新浪博客,被北京寫家文學院收入《中國文學博客大全》;其創建的【中華文苑】文學藝術創作圈,有20余國家和地區文學藝術創作人才加入,2008年被評為新浪優秀博客圈。出版詩歌、散文集多部,有作品入選多種讀本。
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9zy5wtYymEedlOm8sXqApQ
黑公網安備 23040202000003號